優質的服務流程
·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
需求溝通傾聽客戶需求,了解用戶使用環境和現場工況
方案設計根據現場實際工況,針對性出具解決方案
合同簽訂技術和商務規范確認,簽訂合作協議
產品制作選擇最優質的元器件,嚴格按照技術協議
調試安裝現場規范安裝,靜態動態調試,分析儀運行
售后服務后續維護,持續跟進,終身維修
山東濟南市槐蔭區太平河南路1567號均和云谷濟南匯智港6號樓
CEMS調試驗收及手工監測常見問題解答(參考生態環境廳回復)
本文梳理了部分生態環境省廳網站對CEMS調試驗收及日常比對校驗中涉及的手工監測常見問題的解答,供在線監測運維和第三方監測人員參考。
一、便攜式設備校準與量程
低濃度校準問題(基于HJ57-2017):
問:當二氧化硫測定結果低于方法檢出限(3mg/m3)或測定下限(12mg/m3)時,應如何校準?低于12mg/m3的數據是否不準確,是否需要校準?是否只需校準12mg/m3的準確度?
答:樣品濃度低于檢出限(3mg/m3)時,可用“3(L)”、“ND”或“<3”表示。高于檢出限的測定結果必須處于儀器當前校準量程的20%~100%之間,否則應重新選擇校準量程。校準操作針對的是選定的量程范圍,而非特定濃度點(如12mg/m3)。
固定源CEMS量程設置:
問1:企業SO?排放限值50mg/m3,CEMS量程設為0-100mg/m3,若數據顯示最大110mg/m3,是否符合要求?數據是否應設上下限?
答1(參考《安徽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試行)》):自動監測設備工作量程上限值原則上應設定為排放限值的2倍。因此,限值50mg/m3,量程0-100mg/m3(上限=2倍限值),顯示110mg/m3是符合要求的。
問2(以陶瓷行業NOx為例):NOx排放標準0-100mg/m3,實際需分別測量NO和NO?。NO和NO?傳感器的量程應如何設置?
答2(參考HJ75-2017):標準未對NO、NO?傳感器量程作具體規定。建議:
工作量程必須覆蓋實際測量到的NO和NO?最大濃度值。
考慮量程漂移驗收需使用高濃度標氣(80%-100%量程),可將實測最大值除以0.8作為工作量程參考值,以使實測高值落在量程的80%附近。
二、非燃燒工藝含氧量監測
問:氧含量不參與污染物折算且工藝本身不耗氧的工況,是否需要監測氧含量?是否需要用標氣校準氧分析儀?
答(參考《江蘇省污染源自動監測監控管理辦法》(2022年修訂)):非燃燒類且無需氧含量參與折算的排污單位,可向屬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交證明材料申請暫緩安裝含氧量自動監測設備。獲得批準并在省平臺備案后,可暫緩安裝。排污單位對自動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負責。(注:獲得豁免后才可不監測,否則仍需監測)
三、手工監測現場采樣
低流速采樣:
問(基于HJ/T397-2007):采樣斷面流速低于5m/s時,是否具備采樣條件?是否有依據?
答:標準建議流速最好在5m/s以上以提高采樣精度。若條件不滿足(流速<5m/s),可通過改變采樣位置、使用高精度儀器、增加測定次數等措施保證采樣準確度。并非絕對不能采樣。
間斷性排放采樣(低濃度顆粒物/煙氣):
問(基于HJ/T397-2007&HJ836-2017):對于排放時間小于1小時的間斷性排放,低濃度顆粒物和煙氣是否可在排放時段內連續采樣?是否仍需滿足HJ836-2017關于最小采樣體積(1m3)或最小增重(1mg)的要求?
答:可以在排放時段內進行連續采樣。必須同時滿足HJ836-2017規定的最小采樣體積(1m3)或最小增重(1mg)的要求。
采樣位置受限:
問(基于HJ/T397-2007):當現場空間無法滿足“上3下6”要求,只能滿足煙道直徑1.5倍距離時,應如何增加測點數量和采樣頻次?有無具體要求?
答:標準僅要求“適當增加測點的數量和采樣頻次”。具體增加多少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如煙道形狀、流場均勻性、空間限制程度等)酌情判斷和處理。
煙氣濕度監測(高溫煙氣):
問4(基于GB/T16157-1996):使用干濕球法測濕度,當排氣溫度>100℃時,數據是否有效?
答4:干濕球法適用于煙溫低于100℃的環境。當煙溫>100℃時,此方法偏差增大,數據失效。
問5:當固定源煙溫高于100℃時,應選用何種濕度監測方法?冷凝法和重量法設備難獲取,阻容法無相關標準。
答5(基于GB/T16157-1996及修改單):對于高溫煙氣(>100℃),推薦使用該標準中規定的冷凝法或重量法進行濕度監測。盡管獲取設備可能存在困難,但市場上仍有廠家生產銷售符合要求的重量法含濕量測試儀等設備,建議認真調研并采購合規儀器。